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这一比例上升为2:3,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使农民涌入城市 | B.城市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
C.“日不落”殖民帝国建立 | D.工业革命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
下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
B.商品经济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
C.金属冶铸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 |
D.经济发展不平衡 |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秦国“完璧归赵”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群臣而拜为上卿。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
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
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 |
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 |
D.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 |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这种“心理的状态”对文字史料的作者影响最少的是
A.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 B.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 |
C.该事件所产生的后果 | D.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 |
有学者指出,培根(1561—1626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1727年)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历史现象
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 |
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
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 |
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 |
二战后某国际文件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上述规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均衡发展 |
B.有利于稳定世界金融货币的秩序 |
C.确立了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勾制度 |
D.确立美国干涉各国货币汇率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