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博物馆存有一块明代的青石碑,碑上方正中竖刻“皇帝敕喻”四字楷书,正中间刻着:“御马监太监邓原,今特命尔前去镇守福建地方,兼管银场,抚恤兵民,操练兵马,防御贼寇……弘治十年(1417年)正月二十七日。”此石碑内容可用于研究明朝
| A.地方机构的改革 | B.君主专制的加强 |
| C.宦官与大臣的矛盾 | D.抗击倭寇的情况 |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 A.唐朝 | B.宋朝 | C.元朝 | D.明朝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
| B.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属于交通运输工程 |
| C.三国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水力冶铁 |
| D.京杭大运河沟通了长江与黄河,便利了南水北调 |
戊戌变法的结局表明
| A.改良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 |
| B.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
| C.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 |
| D.维新派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
英、日等国都曾暗示愿意帮助中国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 A.帮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 B.要推翻清王朝统治 |
| C.推翻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 |
| D.与他国争夺在华利益 |
在百日维新中,除湖南以外各省官员均持观望态度,这充分说明
| A.光绪皇帝没有实权 |
| B.绝大多数官员很顽固 |
| C.封建保守势力强大 |
| D.改良主义道路行不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