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革命前,生存条件改进和经济机会增加总是导致消费这些增加收益的人口的增长。英国人马尔萨斯认为,从长远来看,生产增长不能与人口的增长潜力保持同步,因此主张积极控制人口增长。但是,现在(即19世纪)在人类历史上第—次出现了这种现象,即经济和知识的增长之快足以产生一种投资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流动,而这种流动又提高了马尔萨斯积极控制的上限。”材料的主旨是阐述工业革命
A.促进了投资和技术创新 |
B.缓和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压力 |
C.根本解决了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的矛盾 |
D.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
下图是《梭伦改革前夕贵族之间的激烈辩论》,这一图片反映出()
A.雅典民主政治呈现繁荣 |
B.贵族内部对于社会变革分歧较大 |
C.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占据主导 |
D.平民普遍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变革 |
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创立了许多民主政治的形式。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主要受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
A.公民大会制度 | B.陪审法庭制度 |
C.首席将军制度 | D.五百人会议制度 |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
B.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
C.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盟国的支持 |
D.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英勇的抵抗 |
福建省志记载,1943年8月,福建省航建分会决定献机68架,全省共募捐1360万元;11月26日《南方日报》报道:尤溪县捐献飞机13架,居全国县级献机数之冠。从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A.福建航空事业迅速发展 | B.福建各地踊跃支援解放战争 |
C.福建人民积极支持抗战 | D.福建人民支持工业化建设 |
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但不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者 |
B.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
C.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作出努力 |
D.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