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工业革命前,生存条件改进和经济机会增加总是导致消费这些增加收益的人口的增长。英国人马尔萨斯认为,从长远来看,生产增长不能与人口的增长潜力保持同步,因此主张积极控制人口增长。但是,现在(即19世纪)在人类历史上第—次出现了这种现象,即经济和知识的增长之快足以产生一种投资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流动,而这种流动又提高了马尔萨斯积极控制的上限。”材料的主旨是阐述工业革命   

A.促进了投资和技术创新
B.缓和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压力
C.根本解决了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的矛盾
D.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下列观点中属于近代维新派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是

A.“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B.“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立国之道,尚礼仪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

最早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一思想的作者和书籍是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严复《天演论》 D.洪仁玕《资政新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