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而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目前,我国科研成果40℅左右才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远低于发达国家80% 以上的水平。原因很多,一个是我们的研究成果不是生产中所需要的;另一个是很多研究课题的确定不是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和科研相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还有就是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
(1)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
材料二 1992年启动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
(3)运用实践的特点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10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思想道德教育的加强。在现代社会,道德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道德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什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4分)
(2)运用可持续发展伦理的相关知识,说明应怎样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6分)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近10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构建起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框架。中欧双方的了解与互信显著增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出现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良好势头。中欧之间增进互信,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带来重大影响。
(1)简要说明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说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1953年的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10万人选代表1人。在选举上的不同比例的规定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是实现更为平等和完全平等的选举所必需的过渡。
材料二2010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举措。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目前,我国采取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不同的选举方式。影响选择选举方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怎样认识《选举法》的修正(同票同权)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企业财富明显向资本倾斜,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普遍现象,提高劳动者“劳动所得”势在必行。
材料二读图《全国企业内部分配现状》。
![]() |
材料三国务院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2009年9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对所有行业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三,谈谈各地政府应如何履行职能以更好地解决材料中反映的问题?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材料一对青少年上网问题,有下述两种观点:
观点A:“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摘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
材料二某市团组织举办“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 征文活动,要求就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从政府、学校和青少年自身等几个方面,就青少年应如何适应网络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1)用矛盾分析法对材料一中的两种观点进行分析。
(2)请你根据征文活动要求,就如何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