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 | B.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
| C.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 D.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
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 转瞬灰烬, 惟有田者, 指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 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 赢十百金, 即莫不志在良田。”" 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 C.有利于巩固统治 | D.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
| 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 | B.走官商结合之路 |
| C.封建王朝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 D.徽商虚伪的反映 |
明中期,供应雇工饮食的旧规是,夏、秋一日两荤两日素;春、冬一日荤三日素。清初,雇工“非酒食不能劝,比百年以前,大不同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 B.“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推动 |
| C.租佃关系开始兴起 | D.社会动荡,人口减少 |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 A.“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
|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
|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
|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
它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它之前的200年,中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落伍者。现代化之于中国,有梦却无路,是它的出现,让中国人的梦想逐渐有了清晰的“时间表”:用100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它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 B.辛亥革命 | C.新中国成立 | D.改革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