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南宋蒋捷的这首《虞美人》,描述了作者在不同年龄、不同地点,听雨时的不同心境。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①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人的心情总是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②人生在其不同阶段面对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
③人生经历等主体因素会影响听雨时的心情
④人生难免有挫折,事物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
|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② |
所谓文化的自信,就是要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自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创造的革命传统文化要充分自信。高度的文化自信源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国情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③④ |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
|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
|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
|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
由国内举行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概括过去的一年,以美丽的汉语来评点不断变化的中国与世界。如2009年的“被”、2010年的“涨”以及2011年的“控”字等。“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②见证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③促进文化创新,加强文化融合④立足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