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世纪时,从英国到印度的最便捷的航线是( )

A.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帝国控制区→印度
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
C.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D.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

唐代诗人姚合的《庄居野行》中写到“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声。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诗反映了当时()

A.农村出现经商热潮 B.农村萧条土地荒芜
C.国家推行重商政策 D.战乱人口大量逃亡

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占主导地位 B.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C.化学工业兴起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安徽凤阳的发展是我国近现代农业发展的缩影。1958年一首歌谣中唱到“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但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 种变化的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开展“大跃进”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