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占主导地位 | B.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
C.化学工业兴起 |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这段材料试图说明
A.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 |
B.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遭到失败 |
C.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根本性质不同 |
D.苏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
熊月之在《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指出: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也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作者强调
A.文化本身具有层次性 |
B.追求真善美是文化发展的天性 |
C.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 |
D.中西方文化相互结合的必要性 |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下列突出商业诚信的是
A.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 |
B.战国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
C.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粮食税 |
D.春秋范蠡“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其从北意大利发展到荷兰,最后到达英国和美国。其中,从荷兰发展到英国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拓展市场,加快了城市化 |
B.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
C.英国改革议会,完善了民主政治 |
D.英国进行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 |
吴于廑主编的《世界史》说:“宪法(指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文官政府的权力高于军权以及文官政府控制军事大权的原则。这个原则非常重要……”其目的是
A.防止出现专制统洽 | B.避免出现军事独裁 |
C.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 D.分权制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