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这段材料试图说明

A.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
B.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遭到失败
C.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根本性质不同
D.苏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结束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图为《黑龙江省公私合营企业股票证》,图中的公章为“公私合营东华印刷厂”,发证日期为“1956年11月15日”。当时国家颁发此凭证的目的是

A.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C.对私人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发展多种经济,促进经济恢复

图是凡尔登战役中激战过后德军遍地尸体的场景,关于凡尔登战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凡尔登战役发生在西线战场
②凡尔登战役的发动者是德国
③德国在凡尔登战役中的目标是迫使法国最终退出一战
④图片中的场景说明凡尔登战役及其残酷,这一战德军比法军伤亡更大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现代交通和信息(铁路、公路网的萌芽,尤其是电报和印刷机)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
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前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