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
A.“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 |
B.未改变中国之现状,未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
C.“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几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
D.“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说明世界格局呈现
A.美俄主宰世界的局面 | B.“一超多强”的局面 |
C.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局面 | D.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 |
欧洲是世界上最早对外殖民的地区,第一个来到东方殖民,最后一个离开东方的国家是
A.葡萄牙 | B.西班牙 | C.英国 | D.荷兰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模式” | D.社会主义工业化 |
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超过8%,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下列经济政策中,与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最为类似的是
A.斯大林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
C.世界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 | D.20世纪末美国的“新经济” |
恩格斯在,评价贝多芬(1770~1827年)时这样说:“这个最屈辱的仰仗外人鼻息的时期,正好是文学和哲学的光辉灿烂的发展时期,是以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的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①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成为时代潮流②德意志依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况③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市场基本形成④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