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气体和B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A(g)+2B (g)
C(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 反应时间/min |
n(A)/mol |
n(B)/ mol |
| 0 |
1.00 |
1.20 |
| 10 |
0.50 |
|
| 30 |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10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C)=0.050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50 mol A气体和0.60 mol B气体,到达平衡时,n(C)<0.25 mol
C.若密闭容器体积可变,其他条件不变,在达到平衡后持续缩小容器体积,则平衡一直会正向移动
D.温度为T2℃时(T1>T2),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 + B(g)
3 C(g); (正反应放热)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
|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
|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
|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②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
性键
③分子晶体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④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⑤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⑥分子内可能没有共价键
⑦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⑧原子晶体中一定有非极性共价键
| A.只有②⑤⑥⑦ | B.只有②⑤⑥ | C.只有①②③⑤⑥⑧ | D.只有②③⑤⑥⑦ |
下列所述事实与化学(或离子)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 A.能说明盐酸是强酸:2HCl+CaCO3=CaCl2+H2O+CO2↑ |
| B.能说明氧化性H2O2>Fe3+:2Fe2++H2O2+2H+=2Fe3++2H2O |
| C.能说明NH3结合H+能力比H2O强:NH3+H3O+=NH4++H2O |
D.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CH3COO-+H2O CH3COOH+OH-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熔点:Al>Na>K
③IA、II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⑤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就越强
⑥已知2H2(g)+O2(g)=2H2O(l);△H=-571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1
⑦因为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所以非金属性:P > N
A.只有②④⑥B.只有①⑥⑦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③⑤⑦
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向其中滴加a mLC1mol·L—1 NaOH溶液之后,改成滴加C2mol·L—1盐酸,所得沉淀Y(mol)与试剂总体积V(mL)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6mL | B.7ml | C.7.5mL | D.9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