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1957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苏联193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到“一五”计划完成时,已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中苏两国经济建设成就均得益于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B.指令性计划的实施 |
C.对农业改造的成功进行 | D.两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支持 |
下列历史现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爱琴文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 | B.爱琴文明→希腊文明→西方文明 |
C.西方文明→爱琴文明→希腊文明 | D.希腊文明→爱琴文明→西方文明 |
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汉武帝时“中朝”的设置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 | 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 |
C.山东所受宗教侵略严重 | D.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