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 B.《汴河两岸》 |
C.《坊墙倒塌以后》 | D.《长安城的落日》 |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 B.抑商、禁海 | C.重农抑商 | D.保护生态资源 |
中国古代民间谚语“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
C.封建社会商业兴盛 | D.封建统治者重视商业和农业的发展,轻视手工业的发展 |
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是在
A.春秋时期 | B.战国时期 | C.汉代 | D.唐代 |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航证明书(右图)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 B.加强外航海船管理 |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