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该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遵义会议 |
| C.十四届一中全会 | D.中共七大 |
《明史·食货志一》记载“ 洪武二十年,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鱼鳞图册对于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
| B.鱼鳞图册可以作为封建政府征派赋税徭役的依据 |
| C.明代鱼鳞图册中记载的土地性质为封建土地国有 |
| D.鱼鳞图册的编订不可能从根本上限制封建土地兼并 |
学者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指出:“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
| A.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
| C.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有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 | B.促进了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开发 |
| C.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 | D.有利于三国鼎立的对峙局面的形成 |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持该观点的诸子百家学派应该是
| A.墨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儒家 |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
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同时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③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