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上海《警钟日报》发表了光复会领袖之一陶成章的文章,其中有这样的观点:“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孰为中国人?汉人种(族)是也!”对此评论最恰当的是
| A.作者有强烈反抗外族压迫的情绪 |
| B.作者透露了明显的反满革命倾向 |
| C.作者主张合乎当时需要但有狭隘民族主义观 |
| D.作者以进化论为依据,强调中华民族优越感 |
梁启超曾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在此,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是
| A.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开始 | B.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对决 |
| C.洋务运动发展的重要转折 | D.中国人民群体意识形成的开始 |
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蜀中人物品题(评论人物、议论时政)盛行。辞官最为品题所重视。当时似乎有这种规律,每辞官一次,在社会上的名气就升一节,故许多人以辞官为手段,来捞取更大的名气。与品题之风盛行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世袭制 | B.郡县制 | C.察举制 | D.科举制 |
四川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中,可以体现儒家伦理纲常思想的是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曾发出呼吁:“今天奉明治为年号的人,就是与政府订定契约,必须遵守政府订的法律。因此法律一旦订定之后,即使有人觉得该法律对自己不利,也必须在法律修改之前,小心翼翼谨守法律的规定。”这一呼吁倡导的基本理念是
| A.诚信为本 | B.天赋人权 | C.法律至上 | D.和平改良 |
下图是1787年伦敦废奴协会设计的黑人像,后被加上了一句告白:“难道我不是一个人、一个兄弟吗?”这句告白表达了
①对欧洲人从事奴隶贸易的谴责②对少数非洲人出卖同胞的控诉
③对新航路开辟积极意义的否定④对自由平等博爱虚伪性的批判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