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定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圆弧形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第一次实验时,滑槽固定于桌面右端,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
对齐,小球从滑槽顶端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地面上的
点;第二次实验时,滑槽固定于桌面左侧,测出滑槽末端
与桌面右端
的距离为
,小球从滑槽顶端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面上的
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不计空气阻力,滑块与滑槽之间有摩擦力。
(1)实验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 (用代号表示).
A.滑槽的高度![]() |
B.桌子的高度![]() |
C.![]() ![]() ![]() |
D.![]() ![]() ![]() |
E.滑块的质量。
(2)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仪器)有 .
(3)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是
.
用示波器观察正弦电压信号,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当屏幕上出现如图 1 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旋钮。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旋钮或旋钮,或这两个旋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按照示波器面板符号或旋钮名称填写)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 如果已有了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若干、刻度尺、重物、夹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 __和___ __(2)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实验选用重锤质量为1.00kg,从所打纸带中选择一条合适的纸带如图4,此纸带头两点间的距离应接近、 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32.91cm、38.15cm、43.78cm、49.80cm、 可知重物由0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J(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下图3装置,小车质量M,在平衡摩擦力之后,挂上重物m后,小车拖动纸带并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中的纸带只是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所标注的点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使用毫米刻度尺进行测量后,将数据记录在图中。则:(重力加速度为g)⑴若在该实验装置中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取为mg,则小车质量M与所挂重物质量m应满足什么关系
A.M>m | B.M>>m | C. M<m | D.M<<m |
⑵若小车质量M和重物质量m满足(1)中条件,请用题目所给各个物理量的符号计算下面问题:
b点所对应的小车运动的动能为;
从b点到e点,小车动能的增加量为;
从b点到e点,重物对小车做功。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t/n;
e.用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
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2)已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式中T0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象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图象中的横轴表示______.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如图所示。它们是:①电流计、②直流电源、③带铁芯的线圈A、④线圈B、⑤电键、⑥滑动变阻器(用来控制电流以改变磁场强弱)。
(1) 试按实验的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图中已连好一根导线)。
(2) 若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两根导线接在接线柱C和D上,而在电键刚闭合时电流表指针右偏,则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__(填“左偏”、“右偏”、“不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