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实验前在检查实验器材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指在了零刻线的左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中的电压表连入电路.
(3)在一次实验中,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
(4)若使小灯泡两端电压逐次降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移动.下表是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后得到的另外两组数据,发现每次测得的电阻值都不相同.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次数
小灯泡两端电压U/V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A
灯丝的电阻R/Ω
1
 
 
 
2
2
0.25
8
3
1.5
0.2
7.5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19.3×l03kg/m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助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_______.(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_______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重西图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_______cm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_______ g/cm3,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
(5)“适量的水”的含义是__________.

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现率”的实验中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_________的。
(2)某同学在连接实验电路时还有导线未接上,如图a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电路连接好(请勿更改原有导线,导线不得交叉)。
(3)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接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你分析一下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4)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若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些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间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可能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一: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甲),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步骤二: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砝码和本块一起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乙),比较步骤二与步骤一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步骤三: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一棉布,把长方形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知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丙),比较步骤一与步骤三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

(2)设计步骤二并与步骤一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_________正确与否。
(3)在步骤一实验中如果用O.8N的水平拉力拉动木块,别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N
(4)为了检验猜想C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若将图乙与图丙进行比较,则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
(6)在初中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采用与本实验相同研究方法的实验还有很多,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实验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①平面镜②厚度为2mm的玻璃板③厚度为7mm的玻璃板④直尺⑤光屏⑥两只相同的蜡烛⑦火柴,在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填序号).
(2)寻找像的位置时,小明的眼睛应该在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这一侧观察。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B,实际上是______(选填“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或“蜡烛B本身”).
(3)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4)细心的小明发现,在______(选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该实验,实验效果好。

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如图14所示。铁丝弯折处会发热,铁丝的内能将。这个实验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瞬速将铁丝弯折处放入质量为2g的水里,结果使水温最高升高了1℃,这些水吸收了J的热量。 【C=4.2×103J/(k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