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模拟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杂质为铁及铜的化合物等)制备高纯碳酸锰,过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① 缓慢向烧瓶中(见图)通入过量混合气进行“浸锰”操作,主要反应原理为:
SO2+ H2O = H2SO3
MnO2+ H2SO3 = MnSO4+ H2O
(铁浸出后,过量的SO2 会将Fe3+还原为Fe2+)
② 向“浸锰”结束后的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纯MnO2粉末。
③ 再用Na2CO3溶液调节pH为3.5左右,过滤。
④ 调节滤液pH为6.5~7.2 ,加入NH4HCO3 ,有浅红色的沉淀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高纯碳酸锰。
回答:
(1)“浸锰”反应中往往有副产物MnS2O6 的生成,温度对“浸锰”反应的影响如下图,为减少MnS2O6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 。
(2)查阅表1,③中调pH为3.5时沉淀的主要成分是 。②中加入一定量纯MnO2粉末的主要作用是 ,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表1:生成相应氢氧化物的pH
物质 |
Fe(OH)3 |
Fe(OH)2 |
Mn(OH)2 |
Cu(OH)2 |
开始沉淀pH |
2.7 |
7.6 |
8.3 |
4.7 |
完全沉淀pH |
3.7 |
9.6 |
9.8 |
6.7 |
(3)③中所得的滤液中含有Cu2+,可添加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除去Cu2+,经过滤,得到纯净的MnSO4。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入MnS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
(4)④中加入NH4HCO3 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④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
对海水中
的氧化。将
持续通入
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1)
将
氧化成
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①
②
③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
=。
(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3)为探究
对氧化
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如图13),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
浓度和体系
,结果见图14和下表。
编号 |
反应物 |
反应前 | 反应后 |
第1组 |
+
|
5.2 |
11.0 |
第2组 |
+
+
|
5.2 |
4.1 |
①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
升高的原因是。
②图13中的
为。由
生成
的过程能显著提高
的转化率,原因是。
③第2组实验进行18
后,
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双选)。
A.
减小 B.
减小 C.
不断生成 D.
增加
(4)据图14,计算3~18
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
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应,例如:
(1)化合物
的分子式为,1
该物质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
。
(2)化合物
可使溶液(限写一种)褪色;化合物
(分子式为
)可与
水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化合物
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
,
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为1∶1∶1∶2,
的结构简式为。
(4)由
可合成化合物
。化合物V是
的一种无支链同分异构体,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且在
催化下与过量
反应生成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
。
的结构简式为,
的结构简式为。
(5)一定条件下, 与
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化合物
是一种环境激素,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化合物
能与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分子中含有两个化学环境完全相同的甲基,其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1H-NMR谱显示化合物
的所有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
是一种可用于制备隐形眼镜的高聚物。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化合物 分子中含有联苯结构单元 |
B. | 化合物 可以和 溶液反应,放出 气体 |
C. | 与 溶液反应,理论上1 mol 最多消耗6 mol |
D. | 化合物 能与 发生加成反应 |
(2)化合物
的结构简式是,
的反应类型是。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a.属于酯类 b.能发生银镜反应
(4)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反应过程 |
化学方程式 |
焓变 | 活化能 |
甲烷氧化 |
-802.6 |
125.6 |
|
-322.0 |
172.5 |
||
蒸汽重整 |
206.2 |
240.1 |
|
165.0 |
243.9 |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
的
=kJ/mol。
(2)在初始阶段,甲烷蒸汽重整的反应速率甲烷氧化的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平衡常数(记作KP),则反应CH4(g)+H2O(g)CO(g)+3H2(g)的KP=;
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从能量阶段分析,甲烷自热重整方法的先进之处在于。
(5)在某一给定进料比的情况下,温度、压强对
和
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下图:
①若要达到H2物质的量分数>65%、CO的物质的量分数<10%,以下条件中最合适的是。
A.600℃,0.9Mpa B.
C.
D.
②画出
条件下,系统中
物质的量分数随反应时间(从常温进料开始即时)
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6)如果进料中氧气量过大,最终导致H2物质的量分数降低,原因是 。
已知:
+2
+2
。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 |
||||
2.2×10-20 |
2.6×10-39 |
1.7×10-7 |
1.3×10-12 |
(1)某酸性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为得到纯净的
晶体,加入调至
=4,使溶液中的
转化为
沉淀,此时溶液中的
=;
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
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
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
晶体得到纯的无水
的合理方法是。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
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质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
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
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0
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
标准溶液20.00
。
①可选用作滴定指示荆,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
溶液与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该试样中
的质量百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