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单细胞)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1)。
1、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法。
2、图2是采用纯化微生物M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则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
3、若需人工大量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___ _技术,该过程需要的特殊酶是 。
4、常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分两类,一类是每个计数室包括16个中格,每个中格包括25个小格,这种计数板抽样计数时只要统计四个顶角的中格即可;另一类是是每个计数室包括25个中格,每个中格包括16个小格,这种计数板抽样计数时除了统计四个顶角的中格外还要计数中央的一个中格。在实验中如需定期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M的细胞数量,则在取出的样液中要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 。如果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如图2所示,则培养液中微生物M的 细胞密度为 个/L.
5、研究人员拟将某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M 细胞中,为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质粒作为运载体。下图所示X-1、X-2、X-3、X-4为四种相关质粒,其中Tcr表示抗四环素的抗性基因,Apr表示青霉素抗性基因,E1和E2表示两种限制酶的识别位点。基因工程中限制酶作用的化学键是 。若将这四种质粒分别导入微生物M,然后将微生物M菌液分别涂布在含有青霉素或四环素的两种培养基上培养。则在这两种培养基上均不能生长的M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6、已知Tcr长度为1.5kb(1kb=1000个碱基对),Apr长度为0.5kb。如果X-1用E1酶切,产生0.5kb碱基片段和8.5 kb碱基片段,那么质粒X-2用E2酶切后的片段长度为_____________对碱基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请思考下列问题:
注:图1、3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1、h2。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
(1)如果A为清水,a为30%的葡萄糖溶液。则图1漏斗中的液面。如果B为清水,b为30%的蔗糖溶液,则图3 中的液面。
(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达到平衡后,h1h2,两个漏斗内溶液浓度大小为MaMb。
(3)如果A、B、a、b均为某种物质,且MA=MB、Ma=Mb,则达平衡后h1=h2,如果在a、b中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物质(微量,直接影响溶液的浓度),发现h1上升,而h2下降。那么在a、b中加入的物质最可能是、。 (选水解酶或聚合酶)
如图甲是某植物细胞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图乙是该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1小时CO2的变化曲线图(标准状况)。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1)图甲中细胞器a是,物质④是。
(2)图甲中细胞器b、c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分别是、。
(3)根据图乙分析,在15℃、l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5小时内光合作用固定CO2mL;A点总光合作用强度B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点为曲线在纵轴上的交点,它上下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4)根据图乙分析,在25℃、4klx光照条件下,此时叶绿体中ADP的运动方向是。
(5)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以O2吸收量为观测指标,在图丙中画出该植物在密闭容器内15℃条件下1小时O2的变化曲线图。
(6分)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两株长势、叶面积等完全相同的同种植物放在甲、乙两种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甲玻璃容器无色透明,乙玻璃容器用黑纸罩住。实验处在一定适宜温度的暗室中,并从距玻璃0.3 m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1 h。其间用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浓度单位为g/m3·h),结果如下。请据表分析回答:
15 W |
20 W |
25 W |
30 W |
35 W |
40 W |
45 W |
|
甲 |
-6 |
-4 |
-2 |
0 |
+2 |
+5 |
+10 |
乙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甲容器在光照25 W时产生氧气量g/m3·h,消耗氧气量g/m3·h。
(2)如果每天光照12 h,当光照强度时,此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Ⅱ.另一研究小组从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见下图),称其干重。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分析。
(3)(y-x)g可代表。
(4)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里,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
(5)如果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这段时间里,温度不变,呼吸作用速率不变(与下午4时至晚上10时呼吸速率相同),则这段时间里制造的有机物为。
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尔文和他的同事在上个世纪50年代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即14CO2饲养小球藻,观察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和去向,从而首次揭示了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命过程。
(1)光照下卡尔文给小球藻悬浮液通入14CO2,一定时间后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仅仅30秒的时间,放射性代谢产物多达几十种。缩短时间到7s,发现放射性代谢产物减少到12种,想要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什么,可能的实验思路是不断后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直到最终提取物中只有(一种、两种……)放射性代谢产物,该物质即为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
(2)在卡尔文循环中究竟哪种物质直接与CO2结合,卡尔文采用的方法是:突然停止供应14CO2,若某该物质与CO2直接结合,则其含量变化为,若是不同阶段的产物,则其含量变化刚好相反。
(3)若符号C6代表六碳糖,每产生1分子C6,需通过次卡尔文循环。
(4)某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阻断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过程,直接影响的形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反应,最终抑制杂草的生长。
(5)图中H+跨膜运输方式为。
凤眼莲原产南美州,作为入侵生物对我国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科研人员对某地生长的凤眼莲、玉米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测量,获得如下数据:
凤眼莲 |
玉米 |
|
光饱和点(lx) |
2458±69 |
2550±37 |
最大净光合速率umol/(m2·s) |
34.50±0.72 |
30.36±0.42 |
光补偿点(lx) |
20.25±2.60 |
29.75±2.42 |
与玉米相比较,能说明凤眼莲生长较快的原因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