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在从500 年至1500 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17—18 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 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制度,结果别人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1)据材料一,简述公元500 年至1500 年间中国文明优于世界文明的主要方面。(6 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推动欧洲“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的主要因素。并概述中国元素为上述文明的转变所做的贡献。(12 分)
(3)概括材料三的基本观点。结合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资产阶级在中国移植西方制度所做的尝试及其失败的共同原因,加以说明。(10 分)
(4)据材料一,概述“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的基本含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为避免这一法则在今后发展中再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8 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恩格斯
材料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以及因采用新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的工业部门,如炼钢工业等,都要求大量的生产资料,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巨额投资,因而其企业的规模都是很大的。垄断组织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发展的程度较高,决非偶然现象。垄断组织是在竞争中形成的,由于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得多,因此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必然是设备精良.经营管理有方的大企业。……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增长幅度暂时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幅度,结果导致价格.利润的普遍下降以及危机更加频繁.深刻和持久。恩格斯指出:为了摆脱困境“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他们中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但是,这种托拉斯一遇到不景气的时候大部分就限于瓦解,正因为如此,它们就趋向于更加集中的社会化……”可见,在恩格斯看来,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都是为了“调节生产”而建立的一种经济联盟。
—一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以上资料,结合背景,评述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过程.实质和作用。要求:回答成文,字限150字左右

16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是谁?结合17—18世纪的有关史实,分析说明英国依靠哪些优势,于18世纪取得了世界殖民霸权地位?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都与英、美、法三国有关的,是反映资产阶级愿望的法律文件。根据所学知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权利法案》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哪些愿望?
(2)从背景、内容和影响三方面,概括《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点。
(3)你从这三部法律性文件的颁布和内容中,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晚清以至民国,近代化交通在艰难中发展变化。试以邮传为例,简要说明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至1898年11月)

国名
在中国投资的铁路
共计
英国
2 800英里
6 420英里
俄国
1 530英里
德国
720英里
比利时
650英里
法国
420英里
美国
300英里


材料二到1911年,虽然全国铁路总长9 600多里,但其中8 900多里是由外国修建并控制.清政府自主修路仅660多里。到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12 000里,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
请回答:
(1)根据两则材料,说明此时期的铁路修建有何特点,为什么?
(2)这种铁路修建方式产生了什么结果,并举一例说明?
(3)根据材料二,概述民国时期铁路修建的变化情况,简要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