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581年,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规定:统一役法,并部分地“摊丁入地”。把原来的厘甲、均徭、杂税合并为一,不再区别银差、力役,一律征银。由政府雇人应役,一般黔民不再出役力,役银按照丁数和田粮来出,即把丁役部分地摊到土地里征收……田赋征银……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
——编译自《明史·食货志》
材料二
“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广东诸省已有行之者。至直隶巡抚李维钧奏请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厘。……自后丁徭与地赋合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
——《清史稿·食货志》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述赋役制度的主要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中两项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到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他们的飞机已将这座城市炸成一片废墟。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使德国人不能利用他们的坦克优势……斯大林格勒战役已不是运动战,而变成了“老鼠战”,人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逢。
……苏军不断前进,占领了越来越多的飞机场,使戈林无法空运。德军这时已经绝望地陷入困境。由于希特勒的固执,他们将忍受挨饿、受冻和患病的痛苦。1943年2月2日,终于出现了结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败的原因,并说明了什么?(2)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什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一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论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思想家 |
主要思想 |
黄宗羲(1610——1695年) |
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
顾炎武(1613——1682年) |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人共治”的主张。 |
王夫之(1619——1692年) |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共” |
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思想家 |
主要思想 |
孟德斯鸠(1689——1755年) |
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
伏尔泰(1694——1778年) |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
卢梭(1712——1778年) |
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 |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该主张顺应还是违背了历史潮流?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三人各自的主张。
(3)上述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试从两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条件三方面分别加以比较分析。
中西思想史发展的过程中,在古代,中西思想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到了近代,主要是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的过程。据此,请回答以下问题。
(1).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中西典型代表的大思想家,请分别指出他们各自有什么核心思想?
(2).14世纪以来,欧洲出现了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从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分别涌现了哪些重要政治派别,其主要主张分别是什么?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提出了他的重要思想,请解释这一思想内容的具体含义。
(2)依据材料二的三幅图片,概括毛泽东思想确立的过程。
(3)综合材料二、三,概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