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写道:“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以下关于斯大林时期政策变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 | B.从市场到高度计划 |
| C.从允许市场到排斥市场 | D.从私人资本主义到国家资本主义 |
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 “乞巧节” (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 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
| C.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
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 )
| A.“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
|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 |
|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
| D.“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 |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这种不受崇敬的衣服,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用评价下列人物中谁的思想( )
| A.林则徐 | B.魏源 | C.康有为 | D.陈独秀 |
下列属于维新派与顽固势力思想论战的内容的是()
①要不要实行共和政体②要不要兴民权
③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制④要不要废“八股”,学习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 A.①②③④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是因为()
| A.沿用传统的所生产管理方式 |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
| C.外国资本的挤压 |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