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顾维钧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的,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自五四以来,‘人民外交’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民众的爱国热情往往带有非理性成分
B.只有相互妥协才能取得成功的外交
C.只有“人民外交”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权益
D.顾维钧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寻找借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
B.君权扩充为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D.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