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是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
A.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B.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
C.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 D.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 |
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是指()
① 收入分配的绝对平均
② 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③ 克服平均主义,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④ 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下列观点能体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是()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 B.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
C.国家发行4000亿元特别债券 | D.国家规定中央企业上缴利润比例 |
2010年1月7日举行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表示,惠民生是2010年民政工作的基本思路之一。2010年民政部门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大城乡困难群众救助力度。之所以要加大城乡困难群众救助力度是因为()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②公平比效率更重要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④促进社会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既要照顾穷人,又要肯定强者。“肯定强者”
①有利于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②就要保护一切劳动的收入
③落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④必须在再分配领域注重公平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