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的食物链中,①、②代表同化量,则②/①的比值代表 (填图中生物名称)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③和④分别属于 和 (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碳元素在草、兔和狼之间以 形式传递。
(2)正常情况下,草、兔、狼的数量会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是通过 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3)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有关兔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兔种群内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繁殖 |
B.兔种群可能呈“S”型增长,且种群增长速率在数量为K/2时最大 |
C.用标志重捕法对兔种群进行野外调查,若标记物有脱落,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
D.一条狼在捕食一只兔时获得兔种群同化量的10~20% |
(4)某同学做“探究光照强度对草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该草某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与O2量的变化)。
当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c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所需CO2来自 ;光照强度为a时,该叶肉细胞中 (选填“有”或“无”)ATP的生成。光照强度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来影响光合速率。
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说明血清中的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3)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4)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培养液
f.细菌X
(5)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
(2)显微镜下观察到某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2个巴氏小体,该雌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是。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
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一所示;将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二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下图三所示。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三中的段,细胞中主要的变化特点是。
(2)C组细胞是否都位于图三的乙丙段?,理由是。
(3)图二中,属于精细胞的是组表示的细胞,E组细胞的名称是。F组细胞位于图三中的段。
(4)获得图二所示的结果,用睾丸作为研究对象比卵巢所得结果更可靠,主要的原因是。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2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
0(黑暗) |
a |
b |
c |
d |
e |
白瓶溶氧量mg/L |
4 |
12 |
18 |
26 |
32 |
32 |
黑瓶溶氧量mg/L |
4 |
4 |
4 |
4 |
4 |
4 |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4mg/L的原因是。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mg/L·24h。
(2)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mg/L·24h。光照强度至少为(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当光照强度为(填字母)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
(3)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d光照下,则瓶中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其主要原因是。
如图为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胰岛素由胰岛素原经过蛋白酶的加工后形成,进而运输分泌到细胞外,参与上述过程的细胞器是。
(2)葡萄糖的吸收需要细胞膜上的协助,在该过程中其形状发生改变后能否复原?。如果细胞膜缺乏胰岛素受体,则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
(3)胰岛素降血糖的生物效应除图示过程外,还表现在促进,抑制。
(4)现有甲(正常)、乙(胰岛B细胞受损)、丙(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三人,在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者胰岛素分泌量由高到低依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