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4分)关注民生推动改革是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庄严承诺,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有关问题
(1) 材料一
 

(1)分析材料一中图、表反映的经济现象及二者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表l对我国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 关注民生,首先就要了解民生。“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 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为了进一步察民情、体民意,2012年12月, 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新一届党中央和中央政府要求各级机关要更加深入基层,要“接地气”听取基层群众不同的声音。“接地气”成了 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工作妁新气象,深得民心。
(2)联系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强调“接地气”的依据。
材料三 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写道:人类都有自私利已的天性, 因此追求自利并非不道德之事,倘若^^壬个人自由竞争,人人在竞争的环境中,不但会凭自 己理性判断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有一双手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状态,政府不必 为此进行干涉。
(3)评析亚当•斯密的上述观点,并简要说明其对我们今天经济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过去几年里,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一直早60%左右,目前我国81%的居民消费每增长1%,即可带动GDP增长0.5%。
请你简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材料一:加入WTO是一柄“双刃剑”,伴随着利益和机遇而来的还有冲击和挑战。入世8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加入WTO不仅提高了中国政府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地推动着中国国内全面的改革进程。然而,挑战也是必然的和严峻的。我国在分享利益,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履行其各项承诺,承担各种义务,严格遵守WTO的各项规则。
材料二:读右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中,美国的做法违背了世贸组织的什么原则?
(2)中国入世8年来,享受了什么样的权利?以及必须履行什么样的义务?

在全球低碳革命的新形式下,在海西改革浪潮汹涌澎湃之时,在上海世博会盛大开幕之际,福建某地高二⑴班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全班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探究了“海西经济”“世博之行”和“低碳革命”,现在让我们也一起来参与其中。
【献策海西】:第一组同学以海西经济发展为研究主题,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福建经济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并绘制了图表。图表如下:
表1:福建省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与经济增长 单位:亿元;%

产业
年份
固定资产投资
消费
净出口(亿美元)
全省GDP
金额
增长率
金额
增长率
金额
增长率
总值
比增
2006
3115.08
38
2704.23
15.3
198.67
30.2
7501.63
13.4
2007
4321.74
38.7
3187.85
17.9
254.28
27.99
9160.14
15.1
2008
5286.82
22.3
3828.04
20.1
291,4
14.60
10863
13

图2:福建省三大产业占GDP比重

表3:福建省2003-2007年工业“三废”排放及治理情况

年份
工业废水排放量(亿吨)
比上年增长(%)
工业废气排放量(亿标立方米)
比上年增长(%)
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亿吨)
比上年增长(%)
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当年GDP
2005
130.94
13.64
62649
24.79
5.8
0.69
5.27%
2006
127.58
-2.56
68837
9.88
3.37
-41.9
3.82%
2007
136.31
6.84
97473
41.6
2.75
-18.4
1.51%

请问:⑴.上述三个图表各反映了我省经济存在什么问题?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省经济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海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献计献策。
【解说世博】:第二组成员围绕上海世博会福建馆的文化特点开展研究活动。他们上网发现福建馆的主题为“潮涌海西,魅力福建”。福建参博主题的三条主线“开放前沿”、“缘通两岸”与“和谐家园”。在展馆里有福建土楼、武夷山、鼓浪屿、妈祖像等世界文化遗产实景模型,有布袋戏、伞技等福建文艺表演,也有福州三坊七巷文化古街的风貌,更有《春声赋》—世界最大的寿山石雕,《世博和鼎》—世界第一尊纯手工制作的大型德化孤品瓷鼎,“牡丹大花瓶”—国内最大脱胎漆器对瓶,和大陆最大的汉白玉妈祖雕像四大镇馆之宝。
⑵假如你是福建馆解说员,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我们福建馆写篇解说词纲要,说明福建馆为何要展示“福建土楼”“武夷山”等文化遗产、展示马祖文化和布袋戏技艺以及漆器、寿山石、瓷器等元素。
【践行低碳】:第三组成员发现: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19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直到l988年,气候变化问题才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有了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可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这次峰会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弥合分歧和建立互信提供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机会,同时也为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凝聚了急需的政治动力。
⑶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谈谈对上述“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
第三组成员还发现:就在国家公布《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国家做出承诺减排40-45%之时。却依然存在一些人汽车消费追求大排量,住房消费追求大面积,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产品过度包装,甚至在世博会现场大量乱丢垃圾等现象。甚至有人说:“做好节能工作是政府的职责,与个人无关。”
⑷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一: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目前,美国的文化产品已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据首位。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
材料二:《建国大业》是广电总局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最重要的献礼作品之一。《建国大业》上映首个半日,票房达1500万。国庆节刚过,票房突破3.5亿元,创下国产电影票房新纪录。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此种现象的认识。

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