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羊绒素有“软黄金”之称,内蒙古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是我国的两大产绒品种。我国生物学家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了转基因克隆绒山羊,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1)在辽宁绒山羊细胞中获取的IGF-I基因在导入胚胎干细胞之前须________,这是基因工程操作的核心步骤,该操作过程必需的工具酶是________,将IGF-I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
(2)转基因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常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同时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为保证细胞正常生长,在培养基中还要添加________等天然成分。
(3)干细胞经扩大培养诱导分化为早期胚胎,随后即可植入________的代孕母羊体内。为提高胚胎利用率,还可以采用________技术以获得更多的转基因克降绒山羊幼仔。
(4)请列举至少两种转基因克隆绒山羊培育过程中采用的现代生物技术: 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禁止生殖性克隆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胚胎分割移植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该种子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最初几天里,脂肪含量逐渐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
(3)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

Ⅰ.已知观察该标本时所用的镜头如下图,目镜标有5×和10×,物镜标有10×和40×。

请从上图中找出与图像c、d对应的组合:c:______;d:________。
Ⅱ.选择组合②④,则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______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填“长度”或“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若此时视野中观察到均匀分布的细胞为16个,则换为②③组合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约为________个。

某种鼠的毛色受A、a和B、b两对基因的控制。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色素的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A,基因B使色素呈灰色,基因b纯合时毛色为黑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的毛色呈白色。现有一只白色雌鼠与一只灰色雄鼠两亲本杂交,F1为灰色雌鼠和黑色雄鼠。F1雌、雄鼠交配后,F2中灰色:黑色:白色=3:3:2(上述过程无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发生,与X、Y染色体上的同源部分无关)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A、a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毛色的遗传符合 定律,定律相关内容是由孟德尔运用科学研究中的___________法研究得出的。
(2)在上述过程中,两只亲本中白色雌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灰色雄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让上述F2中灰色雌、雄鼠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灰色:黑色:白色= ,子代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是

图一表示某家族甲病(由基因A、a控制)和乙病(由基因B、b控制)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图二表示Ⅱ3的某个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图三表示该细胞增殖的部分图象(注:图中只显示了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曲线上_______点(用字母填空)与图三的C细胞相对应,此曲线G点所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
(2)Ⅱ3体内进行图三所示细胞增殖的场所是__________。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图三细胞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用字母填空)。
(3)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遗传。
(4)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第Ⅲ代M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

三羟基异黄酮(简称GST)是从豆科植物根部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产物,它具有显著的抗癌、抑菌、抗氧化等作用。经研究发现:GST可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基因(Bcl -2基因和Bax基因)的表达而诱导癌细胞凋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癌变一般是环境中__________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的结果。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常被称为__________。
(3)科研人员为研究CST对鼻咽癌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①取5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A、B、C、D、F,分别加入等量的培养液。向A瓶接种正常细胞,B、C、D、E瓶接种等量的鼻咽癌细胞。
②向C、D、E瓶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umol/LGST溶液,其他培养条件_______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记录于表l。
④重复上述步骤,统计鼻咽癌细胞凋亡率,结果记录于表2。
表1


Bcl-2基因表达率
Bax基因表达率
正常细胞
不表达
全部表达
鼻咽癌细胞
90%
19%
5μmol/L GST干预组
75%
58%
10μmol/L GST干预组
49%
67%
15 μmol/L GST干预组
22%
85%

表2


鼻咽癌细胞凋亡率
5μmol/L GST干预组
15.72%
10μmol/L GST干预组
27.33%
15 μmol/L GST干预组
35.48%

分析实验结果:表1数据说明,从基因水平上看,CST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与Bcl-2基因和Bax基因的表达有关。当Bcl -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____________趋势时,会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表2数据说明GST 可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且______________。

玉米与其他植物间行种植称为间作,单独种植玉米称为单作。玉米与大豆间作可增产(已知玉米株高大于大豆)。下图是玉米与大豆间作和玉米单作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单株玉米吸收CO2的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农作物间的株距、行距均相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为a时,间作和单作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别,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为c时,间作的光合速率比单作高,从环境角度分析,间作时对______和_____的利用优于单作。
(3)光照强度为b时,单作玉米的叶绿体固定CO2的速率为________µmol·m-2·s-1
(4)光照强度为d时,玉米间作时每个叶肉细胞中产生的[H]和ATP的量比单作时________(多、少、相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