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一列沿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时刻的波形图及传播的距离,已知该波的周期为
,
、
、
、
为沿波传播方向上的四个质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 ![]() |
B.从![]() ![]() ![]() |
C.在![]() ![]() |
D.从![]() ![]() ![]() ![]() |
目前,载人宇宙飞船返回舱的回收常采用强制减速的方法,整个回收过程可以简化为这样几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在返回舱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在大气阻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匀速下降.第二阶段,返回舱到了离地一定高度时打开降落伞使返回舱以较低的速度匀速落下.第三阶段,在返回舱接近地面时点燃反冲火箭使返回舱做减速运动直至落地.关于这三个阶段中返回舱机械能及动量的变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返回舱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返回舱所受外力做功的代数和 |
B.第二阶段返回舱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返回舱克服大气阻力做的功 |
C.第三阶段返回舱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反冲火箭对返回舱做的功 |
D.第三阶段返回舱动量的变化量等于反冲火箭对返回舱的冲量 |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随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按图中所示的方向匀速运动。AB间夹有少量炸药,对A、B在炸药爆炸过程及随后的运动过程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炸药爆炸后瞬间,A、B两物块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B.炸药爆炸后瞬间,A、B两物块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C.炸药爆炸过程中,A、B两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D.A、B在炸药爆炸后至A、B相对传送带静止过程中动量守恒
有一则“守株待兔”的古代寓言,设兔子的头部受到大小等于自身的重量的打击时,即可致死。假设兔子与树桩作用时间大约为0.2秒,则被撞死的兔子的奔跑的速度至少为()
A.1 m/s | B.1.5 m/s | C.2 m/s | D.2.5 m/s |
质量分别为2 m和m的A、B两个质点,初速度相同,均为v1,若他们分别受到相同的冲量I作用后,A的速度变为v2,B的动量变为P。已知A、B都做直线运动,则动量P可以表示为()
A.m(v2-v1) B.2m(2v2-v1)
C.4m(v2-v1) D.m(2v2-v1)
如图所示,铁块压着一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当以速度v抽出纸带后,铁块掉在地上的P点,若以2v的速度抽出纸条,则铁块落地点为()
A.仍在P点 | B.P点左边 |
C.P点右边不远处 | D.P点右边原水平位移两倍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