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日,某记者乘坐的直升飞机在晚霞中降落在甲岛,记者了解到岛屿附近海域的渔场,在1534年发现时,曾被称为“踩着鳕鱼鱼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经历几个世纪后,如今该渔场的鳕鱼资源已基本枯竭。据此读图,完成问题。
导致甲岛附近渔场已基本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北上的暖流增温 | B.长年的大量捕捞 |
| C.污染河水的注入 | D.南下的寒流减弱 |
当记者乘坐的飞机降落时刻,有可能朝霞满天的地方是
| A.中国的舟山群岛 | B.日本的北海道 |
| C.新西兰的南岛 | D.美国的夏威夷 |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左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完成17~18题。

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
|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
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1990年以前 | B.1990-2000年之间 |
| C.2000-2004年之间 | D.2004年以后 |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15-16题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A.1 | B.2 |
| C.3 | D.4 |
该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间为
| A.1 | B.2 | C.3 | D.4 |
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化即为全球气温变暖 |
| B.全球气温变暖的唯一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
| C.全球气温变暖,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
| D.全球气温变暖,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当然,人类的活动对自然变暖的趋势起了加剧的作用 |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11-13题。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 A.沙尘暴 | B.台风 | C.水灾 | D.泥石流 |
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 A.西北地区 | B.西南地区 |
| C.黄河中下游地区 |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
|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受印度低压控制 |
我国的古村落遗址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这表明我国先民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已充分考虑到了
| A.土壤及气候的影响 | B.水源及地形的影响 |
| C.水源及土壤的影响 | D.地形及气候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