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李鸿章写给恭亲王的信中说:“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下列主张与上述观点最为接近的是
| 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C.“改良现行的腐朽官官僚体制和科举取士制度,兴办新式学校” |
| D.“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 |
法国蒙台涅(1533~1592)说:“一个知道如何正当地享受生存之乐的人,是绝对的而且几乎是神圣的完善之人。”该观点主要是针对当时的什么情况提出的:
| A.享乐主义 | B.来世主义 |
| C.等级秩序 | D.人文主义 |
“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该言论体现了: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社会契约论 |
| C.法律至上 | D.人民主权 |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该言论当出自:
| A.孟子 | B.陆九渊 | C.王阳明 | D.朱熹 |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该言论当出自:
| A.孔子 | B.孟子 | C.老子 | D.庄子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出自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解释卦象立义),其所解释的卦象为:
| A.乾卦 | B.坤卦 | C.坎卦 | D.离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