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表内容,回答问题
《封建王朝兴亡表》(部分)

王朝
起讫时间与换代方法
享年

前211年—前207年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被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二世而亡
15年
西汉
前206年—公元8年 由王莽禅代
215年
新莽
9年—23年 亡于西汉末年农民大起义
15年
东汉
25年—220年
为黄巾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曹魏禅代
196年
三国
220年—280年 蜀亡于魏(263年)
魏由西晋禅代(265) 吴亡于西晋(280)
61年
西晋
265年—316年 亡于匈奴族所建的汉
52年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317年—589年
北周禅代于隋(581),陈亡于隋
273年

589年—618年 亡于隋末农民大起义中江都兵变,二世而亡
30年

618年—907年 为黄巢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朱温后代取代
290年
五代
907年—960年 赵匡胤借兵变禅代后周
54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亡于女真族所建的金
168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亡于蒙古族所建的元
153年

有人据表内容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王朝更替是简单的重复,而有人则认为是螺旋式上升。评关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种观点(请结合唐宋有关史实评价)。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3年,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其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文语凡例传》里,就已将汉语中没有字与“She”相对应的困境凸显了出来。
——黄兴涛《“她”字的故事》
材料二: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同“很”)觉不便。(刘)半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这原是极好。
——周作人《改革》(《新青年》1918年)
材料三: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伊”字,而拒绝用“她”字,因为女性第三身用“她”,男性第三身用“他”,对象第三身用“牠”,以“人旁”、“女”旁、“牛”旁相比衬,男性是“人”,女性是“女”,对象是“牛”,岂非是含着点女性非“人”的意思吗?
——《本刊拒用“她”字启示》(《妇女共鸣》1935年)
材料四:五四以后,“他”、“她”和“牠”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的努力。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
——柳湜《拒用“她”字》(《读书生活》1935年)
材料五: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陈寅恪《致沈廉士》
请回答:
(1)“她”字最迟发明于哪一年?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这个字?
(2)民国期间,人们对“她”字的使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的观点是什么?
(3)“她”字从无到有再到普遍使用,可以折射出近代中国哪些方面的变化?你怎样理解陈寅恪的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许多人都“拿孔子说事儿”:有些人想把孔子拉下神坛,有些人想把孔子再度推上神坛,以至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有十种历史形象……在历史舞台上不断的变脸,扮演神圣或可笑的角色。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七种形象:“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其中否定孔子的有:
“矮化”。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只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维新化”。晚清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吧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
“丑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孟勇之决心,塞决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孔子在西方历史上的三种形象:“哲学家”、“智者”、“完人”。
“完人”。18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大思想家伏尔泰从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同代人“矮化”孔子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
(2)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将孔子“维新化”?而陈独秀却要将孔子“丑化”?
(3)根据材料,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孔子在中外历史上形象多变的现象。

(共20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古代希腊的雅典民主政治开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安德鲁是雅典郊区的一个农民,今年(公元前430年)30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这虽然影响安德鲁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安德鲁的妻子海伦也要跟着丈夫去,安德鲁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于是两人一同前往。在雅典公民大会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喊道:“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奴隶、妇女、外邦人不许入内。”海伦只得怏怏地离开。公民大会开始了,执政官宣布今天的议题是“是否进一步扩大海军规模”,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都可以进行辩论和表决……公民大会结束后,安德鲁在参加许多次抽签后,终于成为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审判员中的一名。
——改编自《世界上下五千年》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是在谁执政时出现的?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哪些?材料二中的“安德鲁”为什么愿意参加公民大会?简要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方面的局限性表现。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某政治文献
(2)材料三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该材料中的有关规定,从哪些方面限制了英王王权?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主要意义?
材料四

(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根据材料四写出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
材料五 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制定了一大批法律及与法律有关的规章……。
——朱汉国主编《历史必修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4)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荣氏家族崛起于清末,名震于民国,重生于新中国。荣氏家族的兴盛衰荣就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缩影,它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9)这本书(《美国十大富豪传》)荣德生读了好久。他从中知道实业使他们致富,实业使国家强大……两兄弟一合计,决定把钱庄的资金转移到实业上来……由于交战国国内实行战时经济,面粉生产萎缩,需求量增大……两兄弟于是抓紧时机,不断拓宽企业规模,连年增设新厂。1913、1914、1915年福新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先后筹建……荣氏的实业之舟,在面粉业汪洋大海中再次掀起一股更大的浪潮。
(1)根据材料一回答:19世纪末荣氏兄弟投资于实业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荣氏企业得到壮大的客观条件?
材料二 1949年前后,荣氏企业面临着重重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人民政府)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使荣氏企业重新焕发生机,人民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哪些扶持措施? -----《荣氏家族》
(3)下图表明荣氏企业积极参加了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的哪一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三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CITIG)正式成立,荣毅仁就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邓小平眼里,中信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 ……20世纪
80年代初期,江苏仪征化纤工程因投资不足准备下马。中信公司即于1981年成功地在日本发行了一百亿的债券,被称为“仪征模式”。当时,一些思想较为保守的人,批评中信“搞资本主义那一套”。但事实终究胜于雄辩,现在江苏仪征化纤厂以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之一的效益,证明了中信的选择。
1993年,荣毅仁因当选为国家副主席而辞去了中信职务。这14年间,他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将CITIG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4)“对外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哪一次会议上做出的重大决定?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荣毅仁创办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为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所做的贡献。
(5)从荣氏企业的发展史中,你看到了荣氏企业家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联合政体,其各项利权既协调配合,又相互制约的。
——孟德斯鸠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它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材料二

材料三一位研究晚清乡土史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弘扬的基本理念。
(2)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用来启迪民智、传播西学的武器。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其理论宣传的各自特点和不同的实践结果。
(3)你是否认同材料三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