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A.斯大林 | B.赫鲁晓夫 | C.勃列日涅夫 | D.戈尔巴乔夫 |
李嵩的《货郎图》(如下图),采用横卷形式,以货郎担为中心,妇女儿童聚散有致,顾盼生情。不大的场面但前围后追,可见老货郎受欢迎的程度。老货郎不胜重荷,前后照应货担,应接不暇,儿童们前呼后拥,顽皮天真、神态各异。画家在热闹中不忘在货担头上添一山鸟,停立观看,本来极动的变为极静,此一衬托足见画家匠心。下列作品中与《货郎图》同属一类的是()
A.《女史箴图》 | B.《游春图》 |
C.《清明上河图》 | D.《墨兰图》 |
王艮(1483~1541),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的观点,以下对其观点解读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小生产者小市民阶层的要求和愿望 |
B.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有密切关系 |
C.具有思想启蒙并引领了明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
D.具有一定进步性但本质上仍是维护封建专制的 |
1960 年 3 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会谈时提出著名的“从大西洋到乌拉尔” 的欧洲建设构想。1966 年 3 月,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的同时加强了与苏联的关系。1966 年 6 月,戴高乐访问苏联,同勃列日涅夫签订了贸易文化协定以及空间探索和技 术合作协定。材料表明在 20 世纪 60 年代
A.法国日益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
B.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 |
C.欧洲普遍加强了政治经济联系 |
D.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
“政府支出和人们对国家机构的健全重新有了信心,推动了缓慢的和部分的复原。到 了 1939 年,国民收入比萧条深重时期增加了一倍,但仍然少于 1929 年 6 月。来自商 业社会本身的抵制,在没能获得全面复原方面,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材料表明新政
A.无法彻底恢复美国经济 |
B.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
C.严重阻碍了美国的社会再生产 |
D.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 |
德国在 1879 年开始对进口征收关税;1892 年,法国采取了高关税率政策;正在迅速工业化的美国则早在 19 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实行了保护关税政策。这表明
A.新自由主义的开端 | B.自由主义的逐渐衰落 |
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 D.重商主义的迅速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