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B.开始实行分封制 |
| C.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 D.礼乐制度的崩溃 |
某同学在图书馆发现了一份“中国共产党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但并未标明文献是哪一年发表,于是他和几个同学为确定文献发表时间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有一位同学认为凭文献中“推翻南京北京武汉广州等一切反动的政府!”的口号,可以断定文献发表时间。据此你认为这一文献发表于 ()
| A.1924年 | B.1927年![]() |
C.1937年 | D.1949年 |
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
的是 ()
|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
|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
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
主义迅速生成”。下列史实最能印
证此说法的是 ()
| A.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群众运动 |
|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学生的示威流行 |
| C.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
| D.各革命阶级表达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主张,并取得初步胜利 |
下表是一个时期里我国面粉出口情况(单位:关担)
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
分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以得出的判断有 ()
| 年份 |
1914年 |
1915年 |
1918年 |
1920年 |
| 面粉出口量 |
不足7万 |
接近20万 |
超出200万 |
接近400万 |
①中国小麦产量迅速增加②海外市场对小麦的需求增加
③国际市场粮食供应商减少④中国小麦种植技术或面粉加工技术迅速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④
D、②③
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说道:“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
| A.孙中山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友邦曾给予大力援助 |
B.“文明国应尽之义 务”是指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
| C.诸友邦在中立的伪装下积极扶植新代理人破坏革命 |
| D.“八月以来”指的是从黄花岗起义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