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何可求,从吾所好”。“饭蔬食,饮水,曲肚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为仁(旧贵族)不富矣,为富(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
材料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下,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颜渊》
材料三 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来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他在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
材料四 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则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以上材料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 孔子学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1年,全球已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l所的速度增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上述主张产生的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学说为什么在其生前没有被普遍接受?根据材料三,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教义”的原因所在。
(4)结合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说明其为什么能被秦统治者所采纳?其实践效果如何?为什么说“儒家学说则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就欧洲所有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警察,都为神圣地驱除这个幽灵而联合起来了。”这是《共产党宣言》开篇的一段话。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幽灵在不断地奏出一曲曲凯歌的同时,也面临着历史的严峻考验。尽管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它仍然在探索中继续发展。
材料二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从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但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都失败了。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到“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幽灵”是指什么?将其由理想变为现实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2)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
(3)十月革命的发生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何关系?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俄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4)中国的新民主革命和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道路有什么不同?
(5)中国和俄国的革命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是都取得了成功。 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2:

材料3: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摘编)
材料4: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六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请回答:
(1)材料1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标志着该国确立了什么政体?(2分)
(2)材料2所示是什么政体?体现了什么原则?分析美国这一政体与材料1所述政体的主要相同点。(4分)
(3)根据材料3、4比较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两国议会和国家元首权力的异同。(6分)
(4)材料4中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与材料1规定的政体的最大区别是什么?(2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生乃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取其所挟持之数百年无用旧学更端驳诘,悉举而摧陷廓清之。自辰入见,及戌始退,冷水浇背,当头一棒,一旦尽失其故垒,悯惘然不知所从事,且惊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惧,与通甫联床竞夕不能寐。明日再谒,请为学方针,先生乃教以陆王心学,而并及史学、西学之梗概。自是决然舍去旧学,自退出学海堂,而间日请业南海之门。生平知有学自兹始。
——梁启超《三十自述》
材料二“康有为生长广州,聚徒讲学二十年,其得志前后,广东学界颇受其影响,惟余素薄其为人与其学说。盖康居乡,为土豪劣绅之所为,热中奔竞,行不践言;治学则剽窃武断,只以大言欺人。”
——《胡汉民自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梁启超和胡汉民如何看待康有为。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康有为?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根据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总面积中,阿拉伯国家占 2/5有余,犹太国占3/5不到。当时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到巴勒斯坦人口的1/3,犹太复国组织很快就宣布接受这一决议.阿拉伯国家联盟则宣布“阿拉伯人决心为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
——《高中历史》(上海版)
材料二1946年~2000年巴以领土演变。(白色为以色列控制地区,深色为巴勒斯坦控制地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以冲突由来已久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以冲突所产生的影响。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夸按法国律例,民律第371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213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多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二我们为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若是一个一个地把辫剪下,是不相宜的。这种愚蠢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去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耻辱中的一种,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耻辱去掉。
——《孙中山年谱长册》(上册)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维新派与革命派在反封建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后剪辫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