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

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

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

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

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

A.

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

强化了经济控制

C.

开通了丝路贸易

D.

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

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

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

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

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