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健康: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摄入酸性食物过多会造成酸性体质,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后终端产物的酸碱性来划分的,而不是食物本身的酸碱性.通常,富含
等非金属元素的食物进入体内,通过转化后会产生酸性物质,而富含
等金属元素的食物进入体内,通过转化后产生碱性物质.
在一次聚会上,大家针对葡萄酒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李叔叔说:喝葡萄酒对身体有利,因为我听说葡萄酒本身是碱性的,而且是强碱性的.宋叔叔认为:葡萄酒本身不可能呈碱性,而应该呈微弱的酸性,但葡萄酒属于碱性食物.聚会结束后,小玲同学查阅文献资料,获得下列信息:
Ⅰ.制造葡萄酒的原料葡萄中富含
等元素.
Ⅱ.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利用野生酵母分解葡萄汁中的葡萄糖,最终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针对上述讨论和提供的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金属元素中,属于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有.
(2)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李叔叔关于葡萄酒究竟是呈酸性还是呈碱性的认识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如果让你通过实验给葡萄酒的酸碱性下一个结论,其实验方法是;
(4)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根据Ⅱ中葡萄酒的酿制原理,宋叔叔认定葡萄酒本身应该呈微弱的酸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2)灭火毡是一种新型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 ;灭火毡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氨(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此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 。NH3的水溶液的pH (填“大于”或“小于”)7。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为大理石主要成分,F是黑色粉末,H是蓝色沉淀,如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F .
(2)写出G+E→H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
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由 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填“>”、“<”或“=”)。
(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t2℃时,50g 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4)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 。
(2)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