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界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压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4)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唐书》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而不居其职,其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唐朝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乱。”
——《明史》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尚书省的主要职权及三省制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为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明太祖采取了哪些相应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设立的直接原因和军机大臣的主要职权。(4分)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唐、明、清三朝中央机构演变的趋势。(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对德和约总共15部分、440条。第一部分是国联盟约。其余部分为对德和约。 ……
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但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矛盾,播下了新的战争种子。……
巴黎和会虽然播下了战争种子,但这个种子能否发芽还要看是否有合适的国际条件,而1929年爆发的震
撼世界的经济危机则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条件。
(1)你怎样理解“巴黎和会播下了战争种子”?
(2)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政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张伯伦带着有希特勒签名的那张纸,于9月30日心满意足地乘飞机返回伦敦。在机场,他受到盛大热烈的欢迎。他向前来欢迎的内阁阁僚和报界人士得意洋洋地摇晃着那张纸,狂呼:“我弄到手了!”并当即把那张纸上写的内容广播了,欢迎的人群一片欢腾,向他欢呼:“好样的,老内维尔!”他驱车赶回唐宁街10号,随处可见兴高采烈的人群。唐宁街10号二楼的窗户打开了,张伯伦出现在群众面前。整个唐宁街挤得水泄不通的群众欢呼声更响了:“老内维尔,好样的!”“好样的,老内维尔!”张伯伦微笑着招手致意,然后说:“我的好朋友们,这是我们历史上第二次从德国把体面的和平带回唐宁街。我相信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3)张伯伦带回的纸是什么文件?这张纸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15日凌晨7点半左右,我(丘吉尔)被唤醒,说是雷诺先生打来的……他用英语讲,显得非常沉重:“我们被打败了。”我说:“不会败的得这样快吧?”可是他回答说“在色当附近战线被突破了;他们的坦克和装甲车大批地涌了进来。“这位法国总理再次重复他开头那句话:我们被打败了;我们这一仗打输了。”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4)“我们被打败了;我们这一仗打输了”指的什么事件?该事件和“张伯伦带回的有希特勒签名的那张纸”有什么联系?
材料四建立“东方战线”,是苏联对欧战的发展所作出的最重大的反应。它包含着苏联决策者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忧虑,即希望利用德国集中全力对付西方民主国家之机,扩大自然疆界来加强自身的战略地位与扩大自身的安全系数。这一认识对某些中小国家来说也许具有重大意义,对苏联这样一个拥有广阔领土的国家来说却价值不大。在面临战争威胁时,苏联领导人考虑的首先不应是领土纵深,而应是如何利用自身的领土纵深粉碎侵略者的企图,特别是苏联边界西移并不能改变其西部边境缺乏抵御侵略的自然屏障这一不足。其实际效果已经证明了,“东方战线”在加强苏联的安全地位方面作用甚微。相反,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
(5)请用事实说明“东方战线”在加强苏联的安全地位方面作用甚微。如何理解“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材料五没有一个日本人料到在中途岛遭到如此惨败:丢了4艘最好的大型航空母舰以及超一流的飞行员和330架飞机。不过,正如宇垣参谋长所说,日本海军虽遭惨败,但尚未输掉战争。日本还有8艘大小航空母舰,战列舰一条未损,势力还远胜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见山本在中途岛大败而归,便趁机弹起南进老调。于是,为争夺所罗门群岛中一个名为“瓜达尔卡纳尔”的无名小岛,又引发一场大战,其激烈程度丝毫不逊于中途岛。
(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途岛战役对日本的影响。列举1942年在其他战场上发生的与该战役地位相近的两次战役名称。

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权模式都会在一个较长时期保持一种稳定性,但是主持或操作国家政权的政治主体则易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严重影响国家政治走向,甚至决定国家命运。
(1)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德国为例,说明国家主持或操作政权的政治主体如何影响了国家政治的走向?形成两国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反法西斯国家为了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指出联盟形成后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和政府首脑举行的重要国际会议。并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3)当前,法西斯主义有何新发展?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0年初成立的国际联盟声称,其目的是在于“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
材料二:1944年8月至10月,美、英、苏、中四大国在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拟定了关于建立联合国的建议案。与会国并达成以下协议:一、鉴于国联全体一致原则对维护国际和平失败的历史教训,联合国大会重要决议只需得到会员国的2/3多数通过即可,大国为常任理事国并享有否决权,所有会员国必须接受安理会决议的约束并予以执行。1945年6月25日,联合国制宪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宪章》规定: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友好关系以促进国际合作。
——以上均摘自黄山书社《世界现代当代史》
(1)举一例驳斥材料一中国联“声称”的目的,并指出国联的实质。
(2)材料二中的“建议案”“协议”、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宗旨的背景是什么?中国能出席四大国敦巴顿会议的原因是什么?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
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1月、2月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