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界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基层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这表明( )
A.乡里组织是明清时期成立的乡村自治组织 |
B.国家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严重弱化 |
C.宗族、士绅阶层成为动摇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 |
D.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我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基层社会秩序 |
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有一位女委员提交“应该将抗日战争由八年更改为十五年(注:实为十四周年)”的提案。在她看来,中国的抗日战争最早发生在
A.东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华东地区 | D.华南地区 |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下列代表英美观点的是
A.“这次事件与其说增强无宁说削弱中国抗御外侮的力量。” |
B.“恐怕对于中国民众抗日激昂的感情有火上添油的危险。” |
C.“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一个必要的前提。” |
D.“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 西安事变对我们国家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
右图是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剧照。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墙河(河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于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 ( )
A.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 | B.英军在缅甸都依靠中国远征军救助 |
C.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 | D.世界反法西斯力最互相支援和配合 |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序言中写道:“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由此可见
A.宋应星对明代科举束缚人才和不务实际非常愤慨 |
B.宋应星反对文人进取功名而不献身科学研究事业 |
C.宋应星对文人们将他的书随意弃掷案头的行为很气愤 |
D.宋应星明确介绍了《天工开物》的内容和性质 |
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的早期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③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完全消极反动的政策;
④对重农抑商政策要一分为二地评价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