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它反映出

A.我国得到欧洲普遍承认
B.我国全方位外交成就辉煌
C.亚洲国家走向国际联合
D.意识形态分歧影响我国外交

商业广告在建国初期一度很活跃,1953年以后业务骤减,日益萎缩,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告事业发展陷于空白。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采取限制措施 B.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C.国家经济体制影响 D.商品直销方式主导

1937年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广大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A.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战方针 B.国民党号召民众持久抗战
C.持久抗战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 D.国民党竭力掩饰军事失利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

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写道: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斯二者,与中国理道初无异也。顾彼行之而常通,吾行之而常病者,则自由不自由异耳。这一论述主要是

A.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B.抨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指出西方国家富强的根本 D.关注东西方文化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