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 类别 |
成都(%) |
北京(%) |
| 衣食住宿 |
68 |
23 |
| 书籍教育 |
23 |
32 |
| 娱乐享受 |
9 |
45 |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 B.割占宝岛台湾 | C.签订《辛丑条约》 | D.提出“二十一条” |
下列对义和团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朴素的爱国激情 | B.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
| C.得到部分政府官员的支持 | D.没能进入京津地区 |
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主张()
| A.财产公有 | B.平均分配 | C.保护资本 | D.禁止通商 |
1912年1月,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孙中山所说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爆发 | B.清朝统治被推翻 | C.中华民国成立 | D.《临时约法》颁布 |
部分官绅主张师法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洋务运动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C.甲午战争后 | D.八国联军侵华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