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下列诗句与题中诗句蕴含同样哲学道理的有(  )

A.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B.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国家利益至上 B.真实性和广泛性 C.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 D.人民当家作主

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受旱严重,为了缓解北方旱情,借助2009年2月下旬的冷湿气流,我国北方各省市纷纷采取人工增雨。人工增雨是利用云层中的水汽,人工创造成雨条件,形成降雨。这说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B.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利用自然
C.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规律趋利避害
D.人们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改变条件为人类造福

列宁说,物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是指
①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②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③物质具有可知性 ④有了物质,就有了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和科学材料为基础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问题,在自然观上它明确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的。据此回答问题。
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按照自然法则自发地调节、演化和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意识的影响 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③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④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之所以说“自然界是客观的”,是因为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人类的影响
B.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C.人类能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
D.人类与自然界能和谐相处

下列属于物质的是(  )
①《汉语言文学》 ②抗震救灾精神 ③青藏铁路上飞驰的列车 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