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高速铁路是我国首条沿着海岸线修建的高速铁路通道。读下图“沿海高铁(已建成的东南沿海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沿海高速铁路沿线
A.地势平坦,无需修筑隧道 | B.城市众多,选线时需绕行 |
C.多河湖港湾,施工难度大 | D.台风影响大,洪涝影响小 |
沿海高铁的建设,最可能促进沿线
A.人口的大规模南北迁移 | B.大城市地价、房价下降 |
C.海洋能源和矿产的开发 | D.商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
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
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 |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 D.未利用地增加 |
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 | 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
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 | 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 |
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
B.②地区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
C.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
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 B.旱涝灾害增多 |
C.某些物种灭绝 | D.土壤肥力下降 |
下表数据为“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表”;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年份 项目 |
2000年 |
2010年 |
|
全省总人口(人) |
74382809 |
786559903 |
|
人口比例(%) |
苏南 |
33.71 |
41.38 |
苏中 |
23.12 |
20.80 |
|
苏北 |
43.17 |
37.82 |
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
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与上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A.土地形状不规整 | B.交通不方便 |
C.远离市中心 | D.受铁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