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和我国西北某区域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示区域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优势农业——棉花种植,成为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在棉花生长早期,为了促进棉花生长,广泛使用了塑料地膜。但经测量,连续种植地膜棉15年以上的棉田,每亩含膜最高达25.6千克,最低13.8千克,平均每亩膜残留量15.48千克。
材料二 图示区域气候资料表
| 月份 |
3月 |
6月 |
9月 |
12月 |
| 气温(℃) |
7.5 |
23.5 |
19.4 |
-3.4 |
| 降水(mm) |
6.7 |
7.7 |
5.3 |
1.7 |
(1)描述图示区域耕地分布特征,并简要评价该区域发展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2)简析该区域在棉花生长早期广泛使用地膜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残留塑料地膜对土壤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
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
| B. | 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
| C. | 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
| D. | 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
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③ |
D. |
③④ |
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 A. | 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 B. | 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
| C. | 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 D. | 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
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A. | 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
| B. | 坡向朝南,温度高 |
| C. | 坡度大,纬度低 |
| D. | 海拔高,降水多 |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左图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右图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 A. | 向斜、背斜和断层 | B. | 断层、向斜和背斜 |
| C. | 背斜、向斜和断层 | D. | 背斜、断层和向斜 |
2.与右图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 A. | a图 | B. | b图 | C. | c图 | D. | d图 |
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 A. | 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 B. | 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
| C. | 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 D. | 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
2.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 A. | 西南 | B. | 东北 |
| C. | 西北 | D. | 东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