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和我国西北某区域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示区域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优势农业——棉花种植,成为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在棉花生长早期,为了促进棉花生长,广泛使用了塑料地膜。但经测量,连续种植地膜棉15年以上的棉田,每亩含膜最高达25.6千克,最低13.8千克,平均每亩膜残留量15.48千克。
材料二 图示区域气候资料表
月份 |
3月 |
6月 |
9月 |
12月 |
气温(℃) |
7.5 |
23.5 |
19.4 |
-3.4 |
降水(mm) |
6.7 |
7.7 |
5.3 |
1.7 |
(1)描述图示区域耕地分布特征,并简要评价该区域发展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2)简析该区域在棉花生长早期广泛使用地膜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残留塑料地膜对土壤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
读图,从地质构造看,山地M属于
A.背斜 | B.向斜 |
C.断层 | D.褶皱 |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该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当“嫦娥二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
A.位于①-②之间,并向②点移动 |
B.位于②-③之间,并向③点移动 |
C.位于③-④之间,并向④点移动 |
D.位于④-⑤之间,并向⑤点移动 |
当“嫦娥二号”发射升空时,正确的说法是
A.直射点位置在北半球 |
B.英国伦敦时间是17时 |
C.我国昼短夜长但相差较小 |
D.美国各地昼长于夜 |
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地方是
A.南极和北极 | B.南、北极圈 | C.南、北回归线 | D.赤道 |
一条自北向南流的河流,西岸受水流的冲刷比东岸严重,该河位于(只考虑地转偏向力)
A.北半球 | B.南半球 |
C.赤道地区 | D.跨东西半球 |
关于地方时的正确叙述是
A.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
B.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
C.西边时刻总比东边早 |
D.纬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