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A、B、C三点,取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轨迹上的这三点坐标值图中已标出。那么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小球抛出点的坐标为 。(取)
用19题图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中需测量重物下落的瞬时速度。在重物拖动的纸带上选择三个连续的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计时器在打下B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m/s。
利用图示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由于摩擦和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减小的重力势能总会物体增加的动能。()
A.大于 | B.等于 | C.小于 | D.不能确定 |
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摆好实验装置如图。
②将质量为200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
③在质量为10g、30g、50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
④释放小车,打开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1)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
①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cm。
②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00m/s。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J。(取g="9.8" m/s2)
(2)此次实验探究结果,他没能得到“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三个主要原因是:
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米尺 | B.秒表 | C.0~12V的直流电源 | D.0~12V的交流电源 |
(2)利用图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和下落高度
。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并测出下落时间
,通过
计算出瞬时速度.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并通过
计算出瞬时
速度.
c.根据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
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并通过计算出高度.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根据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纸带
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填入相应的字母)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和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再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 次、第3次重复实验。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长木板应保持水平 |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需保持一致 |
C.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
D.实验中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
(2)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是均匀的(如下图所示),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选填“AE”或“FK”)部分进行测量.
(3)处理数据时,以第一次实验时橡皮筋做的功W为单位,作出W-v图象,下列哪一个是符合正确实验操作条件下实际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