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体系中存在如下反应:
①H2S+4H2O-8e → SO42+10H   
②2IO3+12 H+10e → I2+6H2O
(1)反应①中H2S做__________剂,反应②属于___________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若在反应①中失去0.2 mol 电子,则反应②中可生成       g I2
(3)写出并配平碘酸钾与硫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反应可推知                      
a.氧化性:K2SO4> KIO3       b.酸性:HIO3> H2SO4
c.还原性:H2S > I2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存在Na、Fe3、Ba2、NO3、CO32、HCO3、SO42中的几种离子,现有如下操作:
Ⅰ、取适量该溶液加入CaCl2溶液无沉淀,继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Ⅱ、另取该溶液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_____________。
②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操作②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I.土壤中铁含量的测定是先将Fe3+还原为Fe2+,然后使Fe3+与邻啡罗啉结合显橙红色,再用比色法测定。其中涉及反应:4FeCl3 + 2NH2OH·HCl ="==" 4FeCl2 + N2O↑+ 6HCI + H2O
(1)基态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羟胺(NH2OH)中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是
羟胺极易溶于水,主要原因是
(3)羟胺的组成各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4)吡啶和邻啡罗啉都是含氮的有机物,l mol吡啶中含有σ键的物质的量为mol。
Ⅱ.奶粉中铁含量的测定是在酸性介质中使Fe3+与K4Fe(CN)6生成普鲁士蓝(Ⅱ)(化学式为Fe4[Fe(CN)6]3),再用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反应原理:3K4Fe(CN)6+4FeCl3 ="==" Fe4[Fe(CN)6]3↓+12KCl
(5)Fe4[Fe(CN)6]3是一种配合物,其中含有的化学键有
a.共价键
b.氢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e.离子键
(6)若K4 Fe(CN)6和FeCl3的物质的量按某种比例发生反应,可生成普鲁士蓝(I),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普鲁士蓝(I)中n(K+):n(Fe3+):n (Fe2+):n (CN)=

目前机动车使用的电池品种不少,其中铅蓄电池的使用量最大。

I.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铅蓄电池充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PbO2+Pb+2H2SO42PbSO4+2H2O,
请根据上述情况判断:
(1)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2)充电时,铅蓄电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Ⅱ.铅蓄电池使用量的急速增加引起铅污染日益严重,工业上从废铅蓄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3)为提高步骤①的化学反应速率,你认为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即可)。
(4)写出步骤①中PbSO4转化为PbCO3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5)步骤①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步骤③从母液可获得的副产品为(写化学式)。
(7)已知:PbCO3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PbO,PbO通过进一步反应可制得Pb,写出一个由PbO生成Pb的化学方程式:

环境中氮氧化物的合理控制和治理是减少雾霾天气、优化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 (g)+ 4NO2 (g)="==" 4NO(g)+ CO2 (g)+ 2H2O(1) △H1 = -662kJ·mol-1
②CH4 (g)+ 4NO(g) ="==" 2N2 (g)+ CO2 (g)+ 2H2O(1) △H2 =" -1251" kJ·mol-1
据此,写出CH4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
(2)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 N2 (g)+CO2 (g)
某研究小组向一个容积(3L)恒定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加人0.3mol NO和足量的活性炭与催化剂(固体试样的体积忽略不计),在恒温(T1℃)条件下发生反应,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2的物质的量为0.09mol。
①0min~10min内以v(NO)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
②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速率关系:2v(NO)(正) =" v" (N2)(逆)
C.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在相同条件下,若在容器中放入生石灰,则NO的平衡转化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Z的单质是一种重要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下列选项中,能证明元素非金属性X强于W的是

A.原子序数:X>W
B.最低化合价:X>W
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W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X>W

(4)元素周期表中与Z同周期的某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A,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其中化合物D是一种白色沉淀,则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C转化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为
(5)表中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Y(OH)n ,在T℃时,其饱和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原因是其溶液中的c(OH) = mol·L—1 (填计算数值,已知:T℃,Ksp[Y(OH) n]=4.0×l0-1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