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地球学报》杂志报道,利用氮、氧及氮、硼同位素技术,通过测定可知地下硝酸盐来源的水污染情况。完成下列填空:
(1)关于14N与15N的正确说法是 ;
a、自然界氮元素中14N的含量:空气中大于地壳中 b、单质:14N2与15N2互为同位素
c、电子层结构:14N与15N完全相同 d、原子半径:14N小于15N
与N元素同周期且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相互组成的化合物属于 分子。(填:“极性”、“非极性”、“极性或非极性”)
(2)NH3与H2O分别能与H+ 结合成NH4+与H3O+。与NH4+具有相同空间构型的微粒是 ;
a、H3O+ b、CH4 c、P4 d、NH3
分子中的键角:CH4 P4(填:“>”、“=”或“< ”)。
(3)H3O+ 与NH4+ 的水溶液均显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H4+ 水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
(4)使用N、O、 B同位素,并结合水化学分析,将更有利于对测定结果的解释。写出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B原子核外的电子处在 个不同的能级上。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变为0 |
B.某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0 |
C.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难溶物容易转化为溶解度大的难溶物 |
D.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其实质都是沉淀发生了溶解平衡的移动 |
已知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υ(NH3)、υ(O2)、υ(NO)、υ(H2O)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下列关于原电池、电解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分别为负极和阴极 |
B.阴离子分别向负极和阴极迁移 |
C.电子流向分别由负极直接流向正极、阴极直接流向阳极 |
D.若都有一个电极质量减轻,应分别为负极和阳极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
B.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的途径有关 |
C.催化剂不仅能加快反应速率,也能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
D.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不能提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
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pH<7的溶液 | B.c(H+)>c(OH—) 的溶液 |
C.pH>7的溶液 | D.c(H+)<c(OH—) 的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