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结构决定性质",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2)如图1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过程①表示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的过程,则过程②表示
(3)如图2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示意图,请从微观粒子角度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出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通过描点法绘制出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2℃,有固体析出的是    

(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t℃时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采用的方法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4)t2℃时,将35克甲物质加入到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再降温到t1℃后,烧杯中固体质量为    克。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不同。

(2)氮和磷为同族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原子的    相同。

(3)画出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Y单质的化学式为    

(5)原子序数分别为1、8、11的三种元素组成的碱是    (填化学式)。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食醋中醋酸的化学式为    

(2)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的化学式为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生锈过程中生成了FeO(OH),该化合物中铁的化合价为    价。

(4)在新冠疫情期间,采用喷洒次氯酸钠(NaClO)对环境进行消毒,其原因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生成了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则次氯酸的化学式为    

(5)发生森林火灾时,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一片树木,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    

学习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NaOH浓溶液加入锥形瓶A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观察到A中产生白色沉淀,烧杯B中液面降低。

(1)写出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X是一种碱,其化学式可能是    (只写一种)。

(3)学习小组同学用的X是CaCl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又分别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①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

②取少量A中溶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测其pH,pH>7

③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再向其中加入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可知CaCl2溶液呈中性。

以上三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NaOH的是    (填序号)。

根据下面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回答问题。(忽略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80.8

87.6

94.9

103

113

124

136

149

(1)20℃时,将90g Na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给烧杯加热,使溶液温度升至40℃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2)80℃时,将249g NaNO3饱和溶液降温至    时,溶液质量变为224g。

(3)50℃时,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NO3溶液改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    g NaNO3固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