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阮郎归(晏几道)
天边金掌①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②,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注】 ①金掌: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20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此处代指汴京。②兰佩紫:即佩紫兰。紫兰,一种香草。这首词前两句的描写展现了怎样的情景?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说说“人情似故乡”中的“似”和“欲将沉醉换悲凉”中的“换”字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 |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
2. |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1. |
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诗。 |
2. |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 |
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2. |
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
3. |
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人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 |
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2. |
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
古代诗歌阅读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