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基因用A、a表示), 据图回答:
(1)人类白化病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遵循 定律。
(2)Ⅱ3的基因型是 。
(3)Ⅲ8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
(4)若Ⅲ9和一个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结婚,则生一个患病女孩的几率为 。
科学家在研究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时,做了如下实验:取棉花幼苗植株一棵,剪去叶片留下叶柄(如下图所示),并在切口A、B处分别滴加不同的溶液,然后将所有处理的材料插在培养皿的湿砂中,24小时后,定期用镊子轻碰叶柄,观察叶柄是否脱落,并记录叶柄脱落时间。
(1)脱落酸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主要作用是 细胞分裂,促进 的衰老和脱落,在将要 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2)实验中需剪去幼苗上的叶片,是因为 。
(3)实验中在图1中A处滴加的是一定浓度的 溶液,B处滴加 ,两处滴加量要相等。
(4)实验进行4天后,观察发现,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叶柄脱落。但改用乙烯利(具有与乙烯相同的生理效应)重复本实验时,发现不需施加外力,叶柄可自然脱落。这说明在促进植物器官(叶片)脱落方面,乙烯的作用 (填“大于”或“小于”)脱落酸的作用。
(5)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细胞衰老(即保绿)作用,而乙烯则能加速叶片的衰老。若要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结论,则至少需要设置 组实验。
(6)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除受激素调节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外,在根本上是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居民因饥饿、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是________免疫过程。
(2)图中c是_________细胞,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
(3)与e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写出三种)。
(4)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5)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其特点是__________,因此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
(6)若该抗原为HIV,侵人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 细胞(填图中序号),该细胞成熟于_________。
血糖和血钙对人体有重要作用,血糖是细胞的主要功能物质。血钙与血液凝集、骨和牙齿的形成,以及正常的神经、肌肉功能相关。血钙的平衡与甲状旁腺(依附在甲状腺上)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甲状腺分泌的降钙素有关,具体调节过程如下图1所示。下图2为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口服葡萄糖100g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
(1)图1中PTH使得钙、磷在小肠的吸收率 , PTH还会引起骨组织中的钙、磷溶解,也会增加肾脏对尿液中钙的 。
(2)图1中降钙素与细胞膜上相应的 相结合,引起尿液中钙浓度 ,降钙素与成骨细胞结合, (促进/抑制)其对钙的吸收,合成新骨。
(3)图示PTH与降钙素在调节血钙浓度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 关系,具有相同表现的激素组合还有 。
(4)图2中曲线____代表糖尿病人的血糖变化。其体内一般缺少降血糖的激素,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若要检测其尿液中是否含葡萄糖,可用_______试剂。另一种糖尿病人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破坏组织细胞上识别胰岛素的受体,此类病人_________(能/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该种病在免疫学上与以下哪种病发病机理相似?______
A.风湿性心脏病 | B.花粉过敏 |
C.艾滋病 | D.先天胸腺发育不良 |
如图1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人体中箭毒时,箭毒对突触后膜Na+通道通透性的影响(Ach为乙酰胆碱)。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有_______个神经元,_______个突触。
(2)图1的膝跳反射弧中,感受器在_________(填“伸肌”或“屈肌”)中。c处施加刺激引起伸肌收缩,该过程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活动,若给予a处施加足够刺激,兴奋在b处传递速度比c处传导速度____(填“快”或“慢”)。
(3)如图2,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____________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此时进行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兴奋时,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
(4)由图2可知,人体中箭毒后,箭毒与Ach受体结合,使Na+通道_________,阻止Na+____________,导致突触后膜不能产生电位变化。因此,若人体中箭毒后,中毒症状为肌肉______________(填“松弛”或“持续收缩”)。
下图1、图2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几种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小麦植株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种子成熟后期,含水量 ,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 (上升/下降),进而改变干物质的量,干重的变化主要与 元素密切相关。
(2)小麦成熟过程中糖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转化, 含量增多,用 试剂检测还原糖的量,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 来判断。
(3)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某兴趣小组猜测土豆中可能不含 酶,所以淀粉不能被分解成甜度比较高的还原糖。为验证这一说法,他们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帮助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 。
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
第一步 |
![]() |
第二步 |
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水浴加热至60℃的水溶液中,水浴保温5 min |
第三步 |
将 注入C试管混合均匀后,向A、B试管中各加入2 mL,然后 。 |
实验结果预测: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