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在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粉可使煤(含S)燃烧时产生的SO2转化成固体CaSO4 ,从而减少SO2排放,该方法被称为钙基固硫。这一过程是通过以下两步反应实现的:
㈠ CaCO3
CaO+CO2 ㈡ 2CaO+2SO2+O2 =2CaSO4
对此,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和药品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模拟探究。
已知实验所用样品:Ⅰ---S粉与CaCO3粉末的混合物
Ⅱ---CaSO4粉末
(1)实验一:①取样品Ⅰ装入A中。连续通入过量O2,加热至500℃左右,充分反应发现,B中红色消失、C中出现大量白色浑浊。停止该步实验的正确操作是 。
②取反应后D中溶液滴加过量盐酸,无明显现象。由此得知实验一过程中: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要获得与以上实验事实相一致的结论,可替代B中品红溶液的是 。
a.酚酞的NH3·H2O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酚酞的NaHCO3溶液 d.Br2的CCl4溶液
(2)实验二:①取样品Ⅰ装入A中。连续通入过量O2,并迅速加热升温,控制在1000℃左右,充分反应。发现B中红色消失,C中出现白色浑浊。
②取反应后D中溶液滴加过量盐酸,出现大量无色气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反应结束后,将A中余下固体溶入水中,取其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出现。
由此得知实验二: A中发生的反应有 (填选 “㈠”、“㈡”)。
(3)实验三:取样品Ⅱ装入A中。连续通入过量O2,加热至1200℃左右,充分反应,B中红色消失,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比较实验一、二、三可知,如用该方法固硫,可行的基本条件是 。
(4)在中学化学实验室里,装置A通常只能选 为材料制作的玻璃管,但这种选择有一点不妥,其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是: 。
(5)实验所需O2若改由空气提供,且对上述实验探究事实不产生影响,应在A前添加一装有某药品的装置。请将该药品和装置图示在图中的虚线框内。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药品及装置制取氨气并研究其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请回答:
(1)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干燥氨气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选项)。
a. 浓硫酸 b. 碱石灰 c. 氢氧化钠溶液
(3)在方框内绘制用小试管收集氨气的装置图。
(4)在实验室中检验氨气可选用________石蕊试纸。也可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I. 从海水中提取的粗盐含有Ca2+、Mg2+、SO4-等离子,为制备精盐可使用以下四种试剂:①Na2CO3溶液②BaCl2溶液③NaOH溶液④盐酸(用于沉淀的试剂均稍过量)。
(1)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填选项)。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③②①④
(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II. 实验室要配制100 mL 0.2 mol·L-1 NaCl溶液。
(1)用托盘天平称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2)配制溶液需要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
(3)下列操作中,可能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填选项)。
a. 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 洗涤后的容量瓶中残留少量蒸馏水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Fe3+和SO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请你一起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实验。
(1)提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发生了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
(2)实验验证:
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反应的可能性。
①为了检验所用Na2SO3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5 mL FeCl3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无气泡产生,也无沉淀生成)。
③将②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再加入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3)得出结论:
①根据丙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③中溶液变成血红色的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拓展探究:
①丁同学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两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其可能的原因除
水解能力较
小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合理,简述你的理由:
。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过氧化镁(MgO2)易溶于稀酸,溶于酸后产生过氧化氢,在医学上可作为解酸剂等。过氧化镁产品中常会混有少量MgO,实验室可通过多种方案测定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
(1)某研究小组拟用下图装置测定一定质量的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
①实验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稀盐酸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的作用是 。
②用恒压分液漏斗的优点有:使分液漏斗中的溶液顺利滴下;。
③实验终了时,待恢复至室温,先 ,再平视刻度线读数。
(2)实验室还可通过下列两种方案测定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
方案I:取a g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 NaOH溶液至Mg2+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后,将滤渣充分灼烧,最终得到b g固体。
已知常温下Ksp[Mg(OH)2]=l×10-11。为使方案I中Mg2+完全沉淀[即溶液中c(Mg2+)≤l ×10-5mol/L],溶液的pH至少应调至。
方案Ⅱ:用电子天平称取0.1000g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15 mL0.6 mol/LKI溶液和足量盐酸,摇匀后在暗处静置5 min,加入少量 作指示剂;然后用 式滴定管盛装0. 1000 mol/L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 (已知:I2+2Na2S2O3= Na2S4O6+2N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