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
气体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 A. |
NO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NO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
| B. |
C2H4 |
溴水 |
溶液褪色 |
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
| C. |
SO2 |
酸性KMnO4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有还原性 |
| D. |
NH3 |
Mg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NH3有碱性 |
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即从新疆开发天然气,贯穿东西多省市一直引至上海的举世瞩目的超大工程。下列关于天然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
| B.天然气和空气混合点燃时,不会发生爆炸 |
| C.天然气燃烧的废气中,SO2等污染物的含量少 |
| D.天然气又叫坑气 |
一密闭容器中盛有甲烷,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长时间加热到1 000 ℃左右,然后恢复至室温(20 ℃)。这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甲烷压强的m倍,原来甲烷的密度是容器内气体密度的n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2,n="4" | B.m=0.5,n=4 |
| C.m=2,n="0.25" | D.m=0.5,n=0.25 |
下列五种烃:①2-甲基丁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丙烷④戊烷⑤2-甲基丙烷,按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① |
| C.④⑤②①③ | D.④①②⑤③ |
甲烷与过量氧气混合,用电火花引爆后,测得爆炸后的气体密度为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14倍,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与甲烷的体积比为()
| A.1∶5 | B.1∶3 | C.3∶1 | D.3∶2 |
高温下一定量的甲烷分解得到C2H2、H2及未分解的甲烷的混合气体,且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则甲烷的分解率为( )
| A.90% | B.80% | C.70% | D.60% |